首页 头条 展会 科技 产经 行业 生活 图片 视频 全国 手机版
海南 湖北 广东 重庆 陕西 四川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北京

我们来海南寻根!”——第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侧记

来源:未知 作者:wangke 人气: 发布时间:2019-11-30
摘要:中新社三亚11月29日电 题:我们来海南寻根!第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张茜翼 尹海明 说海南话,吃文昌鸡,看琼剧这几日,一场约会在三亚举行。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名海南乡亲,不远万里来相聚。这场约,是时隔15年后,再

中新社三亚11月29日电 题:“我们来海南寻根!”——第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侧记

 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张茜翼 尹海明

  说海南话,吃文昌鸡,看琼剧……这几日,一场约会在三亚举行。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名海南乡亲,不远万里来相聚。这场约,是时隔15年后,再一次在家乡海南举办的第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(以下简称乡团会)。

图为闭幕式会旗交接仪式。 骆云飞 摄

  “我是来寻根的!”今年63岁的韩慧娟开腔便笑,“海南和小时候父母说的太不一样了。街道上的建筑、道路交通设施都非常现代化,到处很干净。”带她来寻根的是69岁姐姐韩琼英。琼英每二、三年回一次家乡。她介绍,父辈从文昌到越南谋生,生养了12个兄弟姐妹。后来移居美国,但一直要求孩子在家里说海南话,还常和他们讲海南家乡生活艰苦的往事。

海内外乡亲在三亚。 骆云飞 摄

  记者看到,参会的海南乡亲有头发花白的长者,坐着轮椅的老先生,风华正茂的年轻华裔,还有牙牙学语的幼儿。他们或是夫妻相伴,或是亲友携行。有的多次参加乡团会,见面后,激动拥抱,用海南话问候“好久不见”!

  “每次参加乡团会,我最开心,海南乡亲的大聚会!”94岁的文昌籍华人符开江,在86岁太太的陪伴下从美国来到海南。“我虽然10多岁离开海南,但回家的路一直记得。因为我们的根在海南!”

  69岁的新加坡华人符家蒋拎着带座椅的拐杖来参会。他介绍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中国刚刚改革开放,父亲符昌镖便回到故乡文昌寻亲,和海外同乡们一起为文昌市昌洒镇捐建了一所学校,修葺了家族祖墓。此后,符家人每年回海南过清明节。

  符家父子多次参加乡团会。今年符太太和兄弟姐妹一行五人参会。她说,新加坡华人多固守中华传统文化,“因为有乡团会这个平台,老一代人可以带着年轻一代回来,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哪,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。”

  “寻根”是乡亲们口中的高频词。“90后”黄远谋是泰国“侨三代”,第一次跟着父亲前来参会。“这个会很奇妙,大家虽素未谋面,却一见如故。一聊起来,说不完的话,彼此关系不知不觉紧密起来。”

  “中秋节吃海南月饼,端午节尝海南粽子。”香港同胞陈秋娣日常也参加海南会馆在港活动,“这次乡团会,让我再次感受到浓浓的海南乡情。”

  祖籍地在琼海的英国籍华人冯佳芳参加过多届乡团会,这次领着弟媳和一位朋友来“寻根”。三位75岁同龄人兴致勃勃提前几天游览了海口、万宁、保亭等地,“看到中国繁荣发展,我们感到骄傲”。冯佳芳的朋友李爱莲,带着年轻漂亮的女儿,虽第一次回乡,只懂用海南话表述“妈妈告诉的家乡村名”,但很期待看看“文昌老家是啥样” 。

  澳大利亚维州海南同乡会创会人周怀崧已93岁高龄,在和亲友叙乡情的同时,倾听了解海南自贸区(港)建设进展。他盼望,下次回来,要与祖(籍)国、与家乡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点。

  韩家姐妹用“惊喜”“温暖”来形容回乡的感受。听闻连通海口和家乡文昌铺前镇的海文大桥已通车,“回家去,上大桥,看看文昌的新变化。”姐姐琼英说。“我一定还要来海南!”妹妹慧娟言。(完)

责任编辑:wangke
首页 | 头条 | 展会 | 科技 | 产经 | 行业 | 生活 | 图片 | 视频 | 全国